20150901臨床經驗的強度VS.篩選孩子的症狀
曾經有位學長告訴我
什麼叫做有經驗的兒童治療師
就是每一種症狀的孩子,你至少要親自好好處理超過100位以上
這樣叫做真的”有經驗”
累積這麼多年,已經不知處理多少位了
但是……不知從何開始…….逐漸認同當時學長說的話
與自閉症類群的孩子或是不明原因遲緩的孩子互動經驗多了之後
當這些孩子一進治療室的那一刻
從外觀、從舉止的表現
通常很快就可以判斷出孩子的問題在哪
並且可以立即擬訂該處理的策略方向
甚至也可以與孩子第一次見面時,就直接在家長面前執行手法並證明策略成效
但是
有時也會遇到這樣的情境
明示或暗示家長
孩子可能會形成的障別問題時
家長會說,你說的障別,某某專業人員說要到幾歲之後才可以確定
確實有些心智類的診斷不像其他疾病是可以用儀器檢查或是紙筆測驗進行篩檢
身為家長要如何提早發現孩子的問題並作出預防
那就取決於....與您互動的專業人員臨床經驗的”強度”夠不夠紮實了